自今年3月份以來,濱海港先后開辟2條直達中東的國際滾裝新航線,直接帶動汽車滾裝業務出口批次和吞吐量顯著提升。截至目前,已累計完成6批次汽車滾裝業務作業,成功出口各類車輛5211輛,涵蓋比亞迪、長安、奇瑞等多個知名國產品牌。
越來越密的航線網絡,決定了越來越頻繁的經貿往來。“目前濱海港區滾裝業務量已躍居江蘇沿海港口前三,為進一步搶抓機遇,我們公司持續加強與濱海經濟開發區的合作。”鹽城港濱海港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斌表示,作為鹽城港“一港四區”的重要增長極,濱海港正依托濱海經濟開發區的資源稟賦,全力構建沿海發展新高地。
近年來,濱海經濟開發區內的風電、光伏等產業集群為港口物流和臨港工業提供了強勁支撐。據統計,2024年,濱海港貨物吞吐量突破1900萬噸,實現同比增長6.8%,其中煤炭、礦石、風電設備等重點貨種貢獻率均顯著提升。
“港區按照功能定位和發展特色,積極與濱海經濟開發區轄區內的國家電投煤電一體化、中國海油LNG等重大能源項目在業務上深度協同,全力構建起‘港口+產業+能源’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。”楊斌告訴記者,為持續做優“家門口的出海口”,濱海港還重點規劃了主港池北區集裝箱和汽車滾裝專用碼頭建設,并同步實施北港池20萬噸級航道工程及防波堤二期工程,為今后打造“多式聯運黃金樞紐”奠定堅實基礎。
如果說港口是聯通世界的“萬能接口”,那么港口經濟就是接口最為關鍵的“硬支撐”。隨著“十四五”末及“十五五”期間重大項目的陸續建成,濱海港年貨物吞吐能力將達5000萬噸,具備3000噸級重大件作業能力。
“濱海港立足定位,未來3年還計劃投資超50億元,著力打造服務長三角北翼的能源保供基地和物流中轉中心。”楊斌信心滿滿地表示,預計到“十五五”末,將形成以5至10萬噸級海港泊位為主體、千噸級內河碼頭為支撐、現代化倉儲物流園區為配套的綜合基礎設施體系,初步建成淮河生態經濟帶重要出海門戶,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港口支撐。
走向深藍,濱海港風帆不歇。從汽車滾裝業務爆發式增長,到重大能源項目集聚成勢;從國際航線持續加密,到多式聯運體系加速構建,這座年輕的港口以“深水大港、產業強港”的奮進姿態,在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中展現硬核擔當。
“我們完全有信心將‘深水岸線+腹地經濟’優勢源源不斷的轉化為國內國際雙循環樞紐連接優勢。”濱海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表示,將堅定不移經略海洋、向海圖強,全力做好“以港聚產、以產興城、以城促港”文章,為建設沿海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區不斷注入澎湃動能。
來 源丨濱海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