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者按
時值年中攻堅關鍵階段,集團各單位錨定目標,以“拼”的干勁、“搶”的狀態、“實”的作風,在生產經營主戰場、項目建設第一線、改革創新最前沿爭分奪秒,奮力跑出高質量發展“加速度”。即日起,集團官微開設《奮力實現“雙過半”》專欄,聚焦各單位緊盯“時間過半、任務過半”關鍵節點,全面推動港航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務實舉措。
今年以來,農業集團緊扣“做實做優做穩做強做大”總體要求,按照“一企一特色”的工作思路,錨定年度目標任務,圍繞主責主業深耕細作,深挖資源資產潛力,強經營、抓管理、提質效,發揮資源最大效益。截至6月底,營收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2.98%、歸母利潤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5.2%,圓滿實現“時間過半、任務過半”目標。
深挖資源潛力 釋放土地效益
持續優化土地資源管理,嚴格執行田塊發包制度,確保資源資產收益最大化。通過全面排查現有土地資源,精準梳理田塊、林地及魚塘的面積、位置、配套條件等基礎數據,建立健全地籍臺賬,實現資源動態化管理。搶抓辦證“窗口期”,積極辦理灘涂資源使用及養殖等權證。上半年,完成6宗計3286畝海域證和33宗計69491畝養殖證辦理工作。積極探索林下經濟創新課題,700畝林下金蟬捕捉權經過多輪激烈競價,實現收益遠高于傳統收益。
凝聚生產力量 抓實糧食生產
“三夏”大忙期間,農業集團搶抓農時,堅守一線,堅決扛穩抓實糧食安全重任,加強統籌協調,共投入收割機、旋耕機、拖拉機、播種機、插秧機等110余臺,其中大型聯合收割機14臺,北斗無人插秧機50臺,全力實現“成熟一片、收割一片、播種一片”,確保夏糧顆粒歸倉、秋糧及時播種。6月中旬,完成6.5萬畝夏收工作,其中小麥機收率達100%,平均畝產量達1020斤;夏種常規稻生產面積約2.65萬畝,雜交水稻制種面積4萬畝,截至目前已經完成2.5萬畝常規水稻和3.8萬畝雜交水稻制種種植工作,機械化覆蓋率達100%,預計7月初完成全部種植任務。
壓實責任主體 加快配套建設
堅持大干快上,重大項目建設再發力,打造現代化發展新高地。池塘標準化改造項目積極推進。完成1.7萬畝池塘標準化改造項目,另有2.18萬畝池塘標準化招標工作已進入施工階段。通過項目建設,項目區水產養殖池塘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,尾水穩定達標排放,有力推動了公司水產養殖高質量可持續發展。高標準農田和鹽堿耕地改良項目快速推進。以國家專項財政資金補助為契機,推動公司由傳統農業向現代高效農業的轉型,完成2800畝鹽堿耕地改良項目建設,以及1.3萬畝高標準農田項目入庫工作,項目設計通過市區兩級評審。
聚力創新突破,攻堅提質增效
聚焦現代農(漁)業示范園區建設主陣地,推動農(漁)業向智能化、生態化、高效化方向轉型發展。創新養殖示范引領。通過加快數字信息技術應用改造,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公司漁業養殖管理體系,將傳統線下操作方式轉為線上統一入口管理,聯動監測、監控、遠程控制等一體化管理,完成葦魚養殖場、東方綠洲“數字漁場”試點,探索從“傳統養殖”邁向“數字智能漁場”。加快種糧一體化進程。通過優化訂單銷售模式、強化產業鏈協同,實現種糧銷量與效益雙提升。自研水稻種子銷售超330萬斤,同比增長37.5%。加大自有品牌“金香糯1號”(糯米)推廣力度,銷售量穩定在200萬斤以上,精準分析區域需求,預約生產訂單1.2萬畝。進一步開發自研小麥(金豐麥)在浙江、安徽等淮河以南區域市場,新增渠道經銷商20個。
筑牢“三位一體” 保障綠色發展
安全生產與生態保護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。筑牢安全生產防線。農業集團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,聚焦農機作業、水上作業、工程施工、倉儲粉塵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,全面排查整治風險隱患,強化安全教育培訓與應急演練,堅決防范遏制各類生產安全事故。嚴守食品安全底線。成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導小組,設立水產品綜合服務站3個,組織養殖戶進行水產品質量安全專項培訓,并對相關水產品養殖安全,特別是“兩魚”報備出售相關注意事項進行了宣講,上半年水產品綜合服務站共進行在塘產品抽樣檢測154樣次。嚴守環境保護底線。持續鞏固退漁還濕、大棚蝦整治成效,積極推廣生態友好型技術和模式,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控,落實耕地、水域生態環境保護措施,推動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。
下半年,農業集團將聚焦主責主業,在“雙過半”成果的良好基礎上,乘勢而上,再接再厲,為提前一個月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奮力拼搏,為實現鹽城港集團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。